“在歷史的長河深處,,星辰閃爍,,那是革命先輩們的英勇之光。時光的風,,輕輕吹起,,似要揭開往昔的篇章,,讓今昔在此刻相逢?!边@是一名學生在新四軍紀念館的留言,。
遠遠望去,位于江蘇鹽城的新四軍紀念館氣勢恢宏,,線條剛勁有力的主體建筑,,宛如一部厚重的史書靜靜翻開?;野咨耐鈮Τ练€(wěn)堅定,,象征著鐵軍將士堅如磐石的革命信念。主入口上方,,新四軍英文縮寫“N4A”的獨特造型熠熠生輝。
新四軍紀念館承載的不僅是一段氣壯山河的抗戰(zhàn)史詩,,更是一部解讀“民心密碼”的鮮活教材,。
文物見證
烽火硝煙中的忠誠
步入序廳,雕塑家吳為山創(chuàng)作的大型雕塑“鐵軍忠魂”迎面而來——游擊隊員們高舉旗幟,,前赴后繼,,生動再現(xiàn)了南方8省紅軍游擊健兒匯聚成抗日鐵流的歷史。
作為全國唯一全面反映新四軍歷史的綜合性紀念館,,這里珍藏的1.8萬余件(套)文物史料,,每一件都在無聲訴說著鐵與血的忠誠、軍隊與人民的血脈相連,。
“七七事變后,,在中國共產黨的全力推動下,國共兩黨實現(xiàn)第二次合作,,陜北紅軍主力改編為八路軍,,南方8省14個地區(qū)的紅軍和紅軍游擊隊改編為新四軍?!彪S著社教服務部主任戚華屏的講解,,觀眾走進新四軍的歷史。
展柜中陳列的新四軍不同時期佩戴過的臂章,,是新四軍歷史的微縮見證,。那枚印有“抗敵”字樣的,是新四軍臂章最初的樣式,;而廣為人知的“N4A”臂章,,以其英文縮寫形式,成為佩戴時間最長,、影響最深遠的一枚,;漢字“新四軍”式樣的臂章,,則佩戴于抗戰(zhàn)勝利后,昭示著新的征程,。這些小小的臂章,,承載著軍隊性質的變化與發(fā)展,也銘刻著將士們的身份與榮光,。
展柜里,,一份1939年10月11日的《抗敵報》彌足珍貴,其上刊登的《新四軍軍歌》歌詞,,字字鏗鏘,。“東進,!東進,!我們是鐵的新四軍!”這激昂的尾句,,不僅唱出了鐵軍的豪邁氣概,,更指明了新四軍深入敵后、驅逐日寇的戰(zhàn)略方向,。
“新四軍在艱苦環(huán)境中將抗日戰(zhàn)旗遍插華中,。”戚華屏說,,然而,,1941年1月,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爆發(fā),。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緊急會議,,在鹽城重建軍部,新四軍從此獨立自主地肩負起華中敵后抗戰(zhàn)的重任,。
皖南事變后,,新四軍活動的華中敵后抗日根據(jù)地成為日軍重點“掃蕩”“清鄉(xiāng)”地區(qū)。一件件文物,、一個個故事,,記錄著這一“艱難時刻”。
一件淡雅,、素色的旗袍吸引著一群小學生參觀,。副館長朱卓正給孩子們講述旗袍背后的故事:“它屬于1941年反‘掃蕩’中壯烈犧牲的魯藝華中分院學生王海紋烈士。面對日寇包圍,,她與同學們寧死不屈,,壯烈犧牲,犧牲時年僅17歲,。1986年,,王海紋的姐姐將王海紋烈士穿過的這件旗袍以及鑲有她照片的戒指捐獻給新四軍紀念館,。”
“為什么要叫王海紋烈士,,不能叫王海紋姐姐,?她比我大不了幾歲?!币幻W生提問,。
朱卓答道:“是啊,王海紋犧牲時候只有17歲,,是媽媽的女兒,、姐姐的妹妹,她的家庭那么優(yōu)渥,,卻為了理想信念,,義無反顧地加入新四軍,獻出生命,。正是一個個王海紋,,展示了戰(zhàn)火硝煙中的民心所向?!?/p>
歷史回響
民心所向鑄就中流砥柱
一塊看似普通的石頭,被擺放在展廳的顯著位置,。
1941年,,在日偽夾擊和物資匱乏的困境下,新四軍三師與阜寧縣抗日民主政府縣長宋乃德,,組織2萬多民工,,戰(zhàn)勝種種困難,以血肉之軀筑起90華里攔海大堤,。百姓感念其功,,稱其為“宋公堤”,并刻石為碑,,永作紀念,。這方石頭,是共產黨和新四軍“一心為民”的堅實物證,。
鹽城新四軍干部學院新四軍歷史宣教室副主任,、副教授張立說,新四軍各部隊響應黨的號召,,加強黨的一元化領導,,建立抗日民主政權,厲行精兵簡政,,實行減租減息,,發(fā)展地方經(jīng)濟,,開展生產競賽、發(fā)展鹽業(yè),、興修水利,,繁榮文教事業(yè),壯大地方武裝,,增強了同人民的血肉聯(lián)系,。
“吃菜要吃白菜心,當兵要當新四軍,,新四軍,,新四軍,你為人民死,,人民得你生,,大家來參軍?!币幻鎵ι乡澘痰摹栋撞诵摹犯柚{,,道出了新四軍和人民的血肉聯(lián)系。首發(fā)自1943年7月9日的《鹽阜報》的這首歌,,一誕生很快就傳遍了大江南北,,在歌聲的感召下,參軍人數(shù)急速增長,。
“新四軍為什么能得到人民的真心熱愛和擁護,?我們可以從‘阻海波于堤外、造平安于黎民’中找到答案,,也可以從‘吃菜要吃白菜心,,當兵要當新四軍’的歌謠中尋找解答——因為新四軍個個愛護老百姓,所以老百姓人人擁護新四軍,?!别^長仇金標說。
一組數(shù)據(jù),,可以說明:整個抗日戰(zhàn)爭期間,,新四軍對日偽軍作戰(zhàn)2.46萬余次,殲滅日偽軍47萬多人,。新四軍由組建時的1萬多人發(fā)展到主力部隊21萬余人,、地方武裝9.7萬余人、民兵自衛(wèi)隊96萬余人,,成為華中抗日戰(zhàn)場上的中流砥柱,。在與日寇的浴血奮戰(zhàn)中,新四軍共有8萬多將士犧牲,。
歷史不會忘記,,人民不會忘記,。展廳的最后,一張鹽城地圖上面標記著一個個特殊的紅色地名:郭猛鎮(zhèn),、云彩村,、東平村……這些遍布鹽阜大地的128個地名,與一位位曾經(jīng)拋頭顱灑熱血的烈士息息相關,。
“你的名字,,我的家園?!敝熳空f,,“鹽城全市有128處以烈士名字命名的鎮(zhèn)村、248處革命遺址,,1.8萬余名革命烈士長眠在這片大地,,新四軍的光輝事跡和光榮歷史,在我們鹽城大地上世代流傳,?!?/p>
時代傳承
以好作風贏得民心
“我是一塊石頭,一塊存在千萬年的石頭,?!喂撬拿郑彩俏业??!彪S著新四軍紀念館講解員陳風亮的講述,觀眾“來到”數(shù)十年前的阜寧東部沿海地區(qū),,與那塊石頭一起,,見證了宋公修堤的壯舉,,見證了新四軍和抗日民主政府的不朽業(yè)績,。紅色故事《一塊石頭的自述》,以獨特的角度講述了抗戰(zhàn)時期共產黨人一心為民,、排除萬難為百姓修筑海堤的故事,。
3月,新四軍紀念館“紅色大講堂”主題黨課《民心向背決定著歷史的選擇》走進東南大學,。主題黨課構建“理論闡釋+藝術演繹+實踐體悟”三維宣教場景,,通過《一塊石頭的自述》情景講述、現(xiàn)場演繹《永不逝去的芳華》紅色情景劇等特色課程,,串聯(lián)《白菜心》歌謠現(xiàn)場教學與互動傳唱,,深度解讀百年黨史中的“民心密碼”。
“新四軍注重團結百姓,,時刻維護軍民一家親,,正是新四軍將士們當年的浴血奮戰(zhàn)才換來了如今老百姓的安穩(wěn)生活,。”東南大學學生錢靖怡說,。
朱卓說,,新四軍紀念館推出革命文物進校園、開設革命文物“大思政課”,、創(chuàng)作紅色淮劇,,探索多維立體化傳承之路。
習近平總書記參觀新四軍紀念館時指出:“新四軍的歷史充分說明,,民心向背決定著歷史的選擇,,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毙滤能娂o念館專門策劃了“民心向背決定著歷史的選擇——新四軍紀念館館藏革命文物巡展”。展覽由多家新四軍題材紀念館聯(lián)袂參展,,185件(套)代表性文物首次集中全國巡展,。
在北京巡展中,新四軍老戰(zhàn)士張海濤的女兒,,將父親珍藏的日記捐給新四軍紀念館,。日記中,張海濤以細膩的筆觸,,記錄了1946年奉命轉移的艱難路程,,填補了新四軍研究的一項空白。巡展期間,,新四軍紀念館共征集到革命文物50余件(套),,各類珍貴史料220余件,足跡遍布北京,、南昌,、合肥、南京等地,,所到之處引發(fā)強烈反響,。
這是一封跨越時空的信件?!敖褚谷f家燈火,,一片祥和,我想,,這一定是你想象中新中國的樣子,。”鹽城市康居路初級中學學生仇禹童寫給革命先烈林心平的信,感情真摯,。
新四軍紀念館發(fā)起“穿越時空的對話·寫一封信給你”青少年書信征集活動,,策劃藝術思政課,并推出“穿越時空的對話——全市青少年革命傳統(tǒng)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主題展”,,集中展示中小學生牢記囑托,、感恩奮進,以新四軍革命精神奮發(fā)圖強,,用新四軍使命擔當爭做時代棟梁的諸多實踐,。
“政績觀鏡子擦得亮不亮?”“群眾的心坎焐得熱不熱”“作風籬笆扎得嚴不嚴,?”新四軍紀念館和鹽城市委黨校開設的聯(lián)合黨課,,由新四軍贏得民心的實踐和經(jīng)驗開始講起,引導廣大干部加強作風建設,,以好作風贏得民心,。